博鱼-香港老牌美妆店卓悦的日子不好过,而它的创始人已经被申请破产了

更新时间:2024-09-23 类型:公司新闻 来源:[db:来源]

记者 | 陈奇锐

编辑 | 楼婍沁

在大街小巷用法语“Bonjour(你好)”欢迎各路游客的香港美妆集合店卓悦,如今已是一滴时代的眼泪。而近日多家香港媒体报道,卓悦创始人叶俊亨、妻子钟佩云及儿子叶韦彤三人被宏安集团旗下富英有限公司申请破产。

当前司法机构未披露破产申请详情,三桩案件将于11月8日在香港高等法院进行审查。

根据雅虎财经,叶俊亨、钟佩云和叶韦彤在2020年10月向富英公司借款545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4836万元),平均年利率为17.59厘,因此每月应偿还利息约为79万港元,还款期限为1年。在此之前,叶氏家族已经多次陷入债务纠纷。

2022年1月,叶俊亨和钟佩云被债权人告到法院,要求偿还2.7亿港元欠款。由于夫妇二人同时是卓悦公司借贷担保人,另有3亿港元欠款需要偿还。此外,卓悦旗下附属合丰隆公司因长时间未偿还397.38万港元的债务,在7月份也遭债权人申请清盘。

由于叶俊亨在2020年年初已将所持的大部分卓悦股权以不足1.5亿港元的价格出售,当前夫妇二人持股占比不足1%,靠所得分红还款并不现实。而实际上,卓悦如今也自身难保。

1991年,卓悦在香港佐敦诞生,随后搬到花园街。凭借对消费者喜好的敏感察觉,卓悦成为香港最早大量引入日本护肤品牌的集合店之一,随后它迅速从一家小店变成全港最大的美妆连锁集合店品牌之一。

2003年7月16日,卓悦在港交所上市。这一年非典对香港经济造成重创,卓悦却借着市场低迷以低租金快速铺开门店网络。

非典后开放的自由行带动了香港零售业数十年的繁荣。凭借香港的国际商业中心地位以及相对宽松的营商环境,叠加港元带来的汇率优势,卓悦吸引大量内地消费者,为他们展现了一个多元缤纷的美妆世界。

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信息差带来的红利。

随着大陆消费市场的成熟,卓悦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在降低。从2018年开始,卓悦的财报表现就已经显出颓势。受到香港零售环境变动和疫情的双重打击, 卓悦的业绩更是在近年一路下跌。

财报显示,卓悦在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分别为8.25亿港元和3.33亿港元(分别约合人民币7.28亿元和2.94亿元),亏损从0.3亿港元增长至1.4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卓悦收入3.48亿港元,未偿还负债为3.98亿港元。

而这也是卓悦至今发布的最后一份财报。原定于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已经多次延期。从6月16日起,卓悦正式在港交所停牌,当时股价为0.119港元,跌成价值低于1港元的“仙股”。

为了确保运营现金流稳定,卓悦此前已经数次变卖物业。

2020年3月,卓悦在声明中称,将以不少于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的价格出售位于香港荃湾的卓悦集团中心总部。此外,卓悦在香港荃湾、元朗、旺角等商业区的店铺也被出售,售价较买入价总计亏损超过1.1亿港元。

卓悦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转型,以减少对游客的依赖。它从2020年开始向全域电商升级,目前拥有自有电商,并在天猫、考拉和京东等20余个国内外线上平台进行销售,还跟随直播潮流培养200名销售人员在9个海内外直播平台上带货。

但从现实效果来看,这些举措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效,当中也存在诸多不足。

以天猫为例,搜索“卓悦”后出现的是奶粉、瓷砖填缝剂等多个不相关的产品,需要完整输入“香港卓悦海外旗舰店”才能显示出卓悦的店铺及产品。而在店铺内,销量最高的是一款售价28元的芦荟胶晒后修复面膜,部分产品以临期折扣的形式销售。

跟卓悦惨淡状况形成对比的是,作为其主要竞争对手的莎莎近年收入状况已经有所改善。

在香港、澳门地区市场关店止损,以及在内地市场加大布局力度,是莎莎实现业绩改善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莎莎在港澳市场的门店总数已经从2019年的118家减少至85家,内地市场门店数量则达到了77家。而在电商方面,来自内地市场的线上跨境业务占到整体电商业务的63.6%。

当前莎莎天猫海外旗舰店拥有66.6万粉丝,店内销售量最大的是售价118.8元的欧莱雅小金管防晒。根据财报,莎莎国际在2021财年的营业额上升12.1%至34.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0.14亿元),净亏损约为3.44亿港元,较上一年同期净亏损3.51亿港元有所收窄。

但总体而言,不管是莎莎还是卓悦,上一代香港美妆集合店品牌的转型期仍未到达结束时刻。跨境渠道带来的价格优势或许能在最初吸引到消费者的关注,但在近年各类美妆集合店品牌争相入场的形势下,港资品牌在内地市场需要面临的挑战并不会减少。

-博鱼(中国)|官方网站-BOYU SPORTS